秦直道

#

人文历史

秦直道是中国劳动人民在距今2200年前,用落后的生产工具,沿着山岭和沙漠草原修筑出的长达700余公里、宽50米左右的车马大道。而且仅用两年半时间,就完成了选线、改线、施工、建筑驿站、邮亭等任务,其速度之快,工程之艰巨,在中国乃至世界筑路史上可谓奇迹!直道修成以后,除在军事上收到威慑的效果以外,对于南北政令统一、经济开发和文化交流,也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据《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一书中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见证》一文称,1973年至1974年对内蒙古奈曼旗沙巴营子古城进行清理发掘时,发现刻有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诏书铭文陶量器残片,字体系秦隶。内蒙古赤峰市蜘蛛山遗址也出土有印着秦始皇统一度量衡诏书的陶量器、衡器,赤峰寺三眼井和敖汉旗老虎山出土有秦代铁权,重量在30公斤以上,三眼井铁权并有秦始皇诏书铸文。证明秦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的政策,通过秦直道,也强力推行于秦长城沿边的郡县。
秦汉强力推行移民实边政策,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三十六年(前211)大规模向无定河以北移民。汉元朔二年(前127),元狩四年(前119)、五年(前118)、始元二年(前85)亦先后四次在朔方实行军屯、民屯。秦和西汉推行这些移民实边措施,都是以咸阳、长安通往上郡的直道、驰道为依托。军屯、民屯之后,使得本以“畜牧为天下饶”的长城内外地区,却以“饶谷”、“多畜”并称。即由原来的畜牧区,变成了半农半牧区。当时上郡人口达六十多万,比发达的汉中郡还要多[132]。隋唐时的抚宁县,由于谷粟产量日增,“厥宜粟,米汁如脂”,因之,到宋以后改称“米脂县”。1952年以来,陕北的绥德、米脂、榆林等地,出土汉代画像石五百余块,刻有“牛耕图”、“谷物图”、“放牧图”、“拾粪图”以及“杂技图”、“击剑图”等等。这些内容与文化发达、经济繁荣的南阳和山东等地出土的画像石极为相似[133]。联系到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关东贫民徙北地、西河、上郡数十万人口的历史记载,道路交通为移民创造了条件,内地人民移居朔北随之带去的先进生产工具、技术,以及意识形态和文化生活方面的东西,随移民传播,最后活跃于画面,也就很自然了。
直道走向
“直道”经鄂尔多斯草原后进入子午岭,沿子午岭主脉由北向南,直至子午岭南端的甘泉山。子午岭是一座高大的山峰,山区面积广,支岭较多,地形复杂,地势险要,是延州、庆州以及关中的屏障,扼控着东西两侧的河谷大道,是兵家必争之地。子午岭两侧的河谷大道:即著名的延川道(由长安通向延州(今延安),再北行通向内蒙古) 和马莲河道(由贺兰山下和内蒙古南下,经环县、庆阳、长武、彬县,直达关中)。河谷地带水草丰盛,游牧族习惯来往于河谷大道,因此,它们成为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主要通道。延川道河谷比较狭窄,北方游牧部族南下时困难较多,因而往往从马莲河道南下。从马莲河道南下,不仅距关中路程较近,而且多为土山丘陵地,险阻不大,容易攻掠。这条路也有不利的一面,在环县和灵武间俗称“旱海”,水草缺乏,扎营行军有所不便,不过这段路程不远,影响不太大。另外还有一条道路,在马莲河道之西,六盘山下的萧关道。这条道路,比较平坦,水草也比较丰盛,更利于骑兵活动,缺点是距离关中较远,但在延川道、马莲河道受阻的情况下,北方游牧族也常由此道南下。马莲河道、萧关道、延川道都关系着关中、延州、庆州的安危。特别是马莲河道和萧关道,自古以来,发生了不少的战争,有的还很激烈。
延川道、马莲河道、萧关道这三条河谷通道,马莲河道居其中间。三条河谷道之间还有一些道路可以互相通往,这样,马莲河道还承受着由延川道、萧关道转过来的攻击和压力,因此马莲河道所处的地位更为突出。
扼控作用
延川道和马莲河道分处于子午岭的东西两侧,直道在其子午岭上。直道对于两侧的河谷大道起着扼控作用。如在西汉初年,汉文帝3 年(公元前177 年)匈奴右贤王入据河南地,攻掠上郡,未能沿延川道继续南下,就是因为有直道的控制。而同时,汉文帝派臣相灌婴率军由直道行进,抗击匈奴,匈奴奴隶主很快撤出了河南地,确保了关中的安全。又如汉文帝14 年(公元前166 年) 匈奴族老上单于率骑兵14 万入侵朝那(今甘肃平凉西北) 、萧关(固原南),杀死北地都尉,掠夺了大批财富,随后又进攻彭阳(镇原县),其前锋到了雍(陕西凤翔)和甘泉(陕西淳化县)。匈奴族这次南侵来势凶猛,为什么老上单于在塞内停留一月以后又撤回塞外。为什么不走距关中较近的马莲河道,而走距关中较远的萧关道呢? 就是因为“直道”扼制着马莲河道之故。
“直道”的扼控作用还表现在对于子午岭山脉周围交通网络的控制,子午岭东西两侧的延川道和马莲河道是两条平行的河谷道,它们之间的连接必须通过子午岭才能形成网络。互相补充、互相影响。因而在子午岭上有许多关卡都处于“直道”上。如沮源关(兴隆关) 、雕令关、午亭子、老爷岭等处都是主要的十字交叉路口,都有一些关隘设施,控制着子午岭周围的交通网络。特别是成为控制延川道和马莲河道的重要咽喉。成为边郡重镇和关中的天然屏障。
秦灭亡后
秦朝灭亡以后,直道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西汉初年,匈奴贵族势力曾两度试图进犯关中,其中一次入萧关,直抵雍县和甘泉。既然匈奴奴隶主有意窥伺甘泉,为什么不从九原直接南下,却要远远绕道六盘山下?在子午岭的东西,分别是洛河河谷和马莲河河谷。游牧民族南下侵犯中原地区,一般都是取道河谷。而当时洛河河谷和马莲河河谷都没有受到骚扰,这又是什么原因?推究其实际情况,正是子午岭上增添了一条直道,使得匈奴贵族不能不有所顾虑。他们虽然暂时控制了河南地,也不敢长期盘踞。当时匈奴左贤王曾一度占据阴山和河套地区,但不久又复撤走,就是这个缘故(《史记·匈奴列传》)。元封元年(前110年),汉武帝“自泰山复东至海上,至碣石,自辽西历北边九原,归于甘泉”(《汉书·武帝纪》),所走的正是直道。这次巡幸,司马迁曾经随行,故而能将直道的起讫地点明确记载下来,并说“行观蒙恬所为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史记·李斯列传》),对秦人开辟直道的利弊得失进行了历史总结。西汉时期不仅积极利用秦时所修的直道防御匈奴南犯,而且对于直道的维护也曾有所着力。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当时在北地郡新增了直路县和除道县,这两县正分别设在子午岭段直道的南北两端,显然是为了加强对直道的控制。
唐朝建都于长安,强大的突厥族雄峙于漠北,频繁南侵关中。唐太宗时期,突厥一次进犯,十万铁骑直达渭河岸边,兵锋威逼长安。
后来唐王朝转守为攻,再夺河南地,设置东、中、西三个受降城控制阴山防线(《元和郡县图志》卷四),直道联系北边诸军要镇的作用仍显而易见。
一直到了明代,直道仍旧是一条通途,清朝初年才渐趋湮塞。据乾隆《正宁县志》:“此路一往康庄,修整之则可通车辙。明时以其道直抵银、夏,故商贾经行。今则塘汛废弛,通衢化为榛莽。”不过又据正宁刘家店子林区和旬邑石门关的当地老人回记说,数十年前,刘家店子林区的古道一直通向定边,平时驴驮马载,络绎不绝;石门关至马莲河一段子午岭的主脊凤子梁,正是关中棉花向北运输的必经之路。每当运花季节,梁上路旁的灌木枝上,粘花带絮,一路皆白。
解放战争前,石门关为陕甘宁边区后期部队所在地,设有大型储粮仓库,凤子梁更成为转运军需粮草的大路。这些事实说明,自唐代以后,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西北地区的交通格局相应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直道仍在沟通陕、甘、宁、内蒙诸省区的经济交流方面发挥着作用。历代断断续续地加以开发利用,这也正是秦直道遗迹得以保留至今的主要原因。

特色

秦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华夏之后,除其他政绩外,还办了两件举世瞩目的大事:一是修筑了万里长城;二是修建了一条类似今天的高速公路——秦直道。